弋国成,天津爱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,带领团队突破11项核心专利技术升鸿网,被评为2025年天津市劳动模范。
在天津爱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里,弋国成正俯身查看设备运行数据,指尖划过精密的机械臂,目光专注一如二十年前。从5人挤在旧厂房画图纸的小作坊,到如今跻身全球百强企业的“设备管家”,这位劳模的奋斗足迹,正是中国智能制造突围之路的生动写照。
2003年冬升鸿网,从河北工程大学毕业5年的弋国成,攥着与合伙人凑来的30万元,在宁河区租下了一间漏风的旧厂房。
“那时国内自动化行业刚起步,我们总想着为本土企业做点事。”弋国成摩挲着办公桌上那把老式游标卡尺回忆道。创业伊始,为拿下首个汽车厂非标检测设备订单,弋国成带领5人团队在仓库里奋战了45个日夜,方案历经27次推倒重来。当第一笔30余万元的收入到账时,员工们欢呼雀跃。正是这次“啃硬骨头”的经历,让弋国成认准了方向:别人不愿碰的非标定制,今后就是他们的主攻市场。
2019年盛夏,某外资企业购置一批生产设备,弋国成公司的竞争对手是一家实力雄厚的法国企业。“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!”弋国成斩钉截铁地说。他带着工程师连夜驻扎进客户车间。白天顶着40度高温采集数据升鸿网,晚上反复推演方案,连续一周每天只睡3个小时。当全球首个“柔性夹持机械手”的设计图尘埃落定,外方代表凝视着图纸,由衷赞叹:“没想到中国团队能达到这样的专业高度!”这笔2200万元的合同,不仅让“爱迪制造”声名鹊起,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工匠的执着与实力。
员工们常说:“弋总办公室的灯,比厂区的路灯亮得更早,灭得更晚。”墙上悬挂的11项核心专利证书,无声述说着弋国成多年如一日早出晚归的勤勉,每一张证书都凝结着他拼搏的汗水。
弋国成的柜子里,老式游标卡尺与最新机器人模型并排陈列。前者铭刻着从无到有的艰辛,后者承载着走向世界的雄心。“今年我们开始进军医疗设备领域。”他指着车间里正在调试的新设备,眼中闪烁着光芒,“下一个二十年,希望全球工厂里,都能看到‘爱迪智造’的身影。”弋国成语气坚定。
车间里的机械臂仍在精准舞动,如同弋国成二十年如一日的坚守。这份坚守里,沉淀着中国智造的过去,更孕育着光明的未来。
(天津工人报记者吴淑平)升鸿网
惠融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